综合管道及抗震支架工艺流程:施工准备→测量定位→下料→吊点膨胀栓(或梁夹)安装→垂直吊杆安装→横向负荷(或管卡)安装→横向安装→纵向加固件安装→各专测量放线。根据综合管道和支架的深化图,确定固定支架、拉杆和吊杆的固,为下一步抗震支架工艺做好准备。安装起重点膨胀螺栓(或梁夹)。根据图纸的测量、放样和深化,确定固定支架和拉杆的位置,安装地脚螺栓,固定地脚螺栓。固定在钢屋架上的吊架应用梁夹固定,不得焊接在钢结构上。
抗震支架也被广泛的称之为机电抗震支架系统,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将电气系统中各管线、配件牢固连接的一种机电抗震结构体系,这种结构设计在目前已经成为抗震设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,是基于原来承重支吊架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技术。在原来的承重支吊架系统中,其主要是以重力作为主要的荷载支撑系统,而抗震支架系统是以水平力为主要荷载支撑系统的,在这两种支撑系统的设置中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重复,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。
抗震支架系统能够在中给予机电系统充分保护,可以用于抵抗来自水平方向的力破坏,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,同时也能让管线集中、空间狭小的建筑结构布局更加整齐,美观。
建筑物的机电抗震能力是指管道、风管、电缆桥架等机电设施的抗震能力。一般来说,它是水电风系统的抗震措施。早年,中国对机电设施主要承重功能的保护基本没有考虑抗震设计,给建筑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。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》规定了应采用的措施和技术,定义为抗震支架系统。在荷载力学的基础上,以作用计算为,将管道、风管、索桥抗震支架等机电设备与抗震设计建筑物牢固连接,限制机电工程设施的位移,控制设施的振动,将荷载传递给承重结构上的各种部件或装置。机电抗震支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安全性能,即将中可能发生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较低的水平。